加入收藏

开放与交流

固体所学术报告会-结构振动、抗震与健康监测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23

 

title.png

结构振动、抗震与健康监测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

徐赵东 教授

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报告摘要

本报告将介绍作者二十年来从事结构振动、抗震与健康监测方面的前沿研究课题,包括高耗散粘弹性减振材料与结构——被动减振(震)控制、磁流变智能材料与结构——智能减振(震)控制、结构多维隔减振(震)控制、结构健康监测四个方面。高耗散粘弹性减振材料与结构、磁流变智能材料与结构将会涉及到减振材料研制与力学特性、减振装置的研制与力学特性、减振结构的动力分析与试验、减振工程应用。结构多维隔减振控制是针对结构多方向振动研制具有多方向既隔振又减振的装置,对新装置和加入装置的结构进行力学特性、动力分析方法和动力试验研究。结构健康监测主要是针对斜拉桥、刚构高架桥和大跨度网格结构开展损伤识别和安全监测研究。本报告的特点是概述性地介绍报告人的研究工作,并非就某一理论或成果深入介绍,研究工作的介绍过程中会贯穿报告人是如何发现其中问题、又是如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想历程,以期与大家共享和交流。

关键词:粘弹性;磁流变;减振(震);多方向振动;损伤识别

报告人简历

徐赵东,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创新人才学术带头人,东南大学特聘教授。2002年西安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出站后到东南大学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其间在日本、美国、韩国知名大学担任研究员和高级访问学者三年。主要从事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智能材料与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建筑材料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完成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支撑计划重点课题、973专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ASCE、ASME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69篇,其中SCI收录51篇,EI收录97篇,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曾担任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顾问委员会委员或分委会主席18次,在国际会议上做Keynote主题报告2次。现担任Disaster Advances(SCI影响因子2.286)等9种国际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灾害防治学会会士(Fellow, ICDM)、ASCE会员以及10项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

时 间:2015年9月25日(周五) 上午10:00-11:30

地 点: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蒙民伟科技大楼N412